吴大哥娱乐网 娱乐 九孔:一个不会让观众同情的男演员

九孔:一个不会让观众同情的男演员

九孔:一个不会让观众同情的男演员

吕孔维

文 | -17

2009年,宁浩进行《疯狂的赛车》选角工作时,对“李法拉”一角犯了难。

剧本中的奸商李法拉兜售假药、陷害他人、密谋杀妻,活脱脱是个大恶棍。

宁浩想:“要选一个无论怎么被虐,都不会被观众同情的男演员。”

可到底应该选谁呢?

在妻子兼本片编剧的举荐下,宁浩致电九孔,邀请其饰演这个万恶大奸商。

结果,宁浩刚说要请九孔演个电影,还等没说是什么角色,九孔就愤然挂断了电话。

两人之间是有什么过节?

为什么要说九孔是“观众不会同情”的演员?

1.从“制服男神”到“搞笑艺人”

九孔原名吕孔维,1967年出生于台湾。别看他现在是功成名就的“宝岛谐星”,脸一出现观众就想笑,青年时代的吕孔维可称得上是风度翩翩的俊后生。

就读于当地空军学校的吕孔维本应成为一名潇洒的飞行员,可惜他天生方向感极差,无论理论考试成绩多么优秀,一到上机实操就傻眼。

因为空中训练经常出状况,教练调侃吕孔维做靶机就像捕捞海鲜“九孔鲍鱼”一样。久而久之,“九孔鲍鱼”就成了吕孔维在学校的绰号。

后来因为一场飞行意外,吕孔维不得不黯然退学,错过了飞行员之梦,从“制服男神”沦为无业游民。他茫然失措,不知前路在何方。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孔维经熟人介绍参演综艺《连环泡》,表现突出。节目策划十分惜才,向他抛出橄榄枝,提出长期签约。

正为找工作犯愁的吕孔维闻言欣然应允,就这样,他摇身一变成了“搞笑艺人”。吕孔维想起了学生时代的花名“九孔鲍鱼”,于是给自己起了“九孔”的艺名。

此后不久,九孔被热门综艺《全民大闷锅》挖走,很快凭借精湛的演技走红,成长为节目台柱。他的拿手绝活儿是模仿公众人物,被观众盛赞“百变达人”。

风光背后是数不尽的辛酸泪,九孔为了节目效果,吃过很多苦头。有次导演让他偷鸵鸟蛋,他无知者无畏,傻乎乎地去了,结果差点儿被警觉的鸵鸟母亲踢飞。

后来他才知道,鸵鸟腿部肌肉特别发达,完全可能踢死人。可为了自己的生计和演艺事业,九孔还是继续参与高危的综艺项目。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九孔曾因撞车事故伤及内脏,后遗症至今未痊愈;他曾冒着被咬掉头的风险,毫无防范措施就对着鳄鱼耍宝;他曾从近二十米高的地方直接跳水,在床上连躺好几天;他曾大口吞变态辣面条,身体扛不住被送进医院急救室……

日后说起这些倍受折磨的往事,九孔只是淡然一笑,戏称自己在玩儿演艺圈通关游戏,用生命进度条下降换业务能力的经验值增加。

好在九孔还有知己一诉衷肠。任贤齐是他的至交好友,两人一起走过籍籍无名,后来风靡一时的金曲《依靠》和《一个男人的眼泪》,就是任贤齐为九孔而唱。

九孔会在人群背后流下“男人的眼泪”,但在观众面前,他永远是那个元气满满、诙谐逗趣的开心果。他有自己的目标,不会沉溺于自怨自艾的情绪。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九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磨砺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已不再满足于只在综艺领域发光发热,内心渴望着更大的舞台。

2.一鸣惊人的“赛车”

2009年,宁浩在筹拍《疯狂的赛车》时,遭遇了选角瓶颈。在他看来,“李法拉”一角要找一个“不会被观众同情”的男艺人扮演,人物形象才能立得住。

这条标准不可谓不高,宁浩千挑万选,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妻子邢爱娜推荐了九孔:“台综《全民大焖锅》那位没准儿能行。”

邢爱娜是《疯狂的赛车》的编剧,对笔下角色的理解比任何人都深刻。宁浩对她的建议非常重视,立刻找来九孔的表演片段,仔细观看评点。

九孔生动自然的表演、认真敬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宁浩,他当即拍板,李法拉就由九孔演。为表诚意,宁浩通过朋友问到了九孔的电话号码,亲自邀约。

谁成想,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九孔看到手机来电是的陌生号码,自己与内地公司又从无业务往来,担心是诈骗,满腹狐疑地按下了接听键。

“我想请你拍电影。”听到浓重的北方口音,九孔更加确信是诈骗。

“你是搞诈骗的吧,我跟你是同行。”说罢,九孔果断挂掉电话。

哭笑不得的宁浩转而联系九孔的经纪人,最终成功和九孔签下了片约。这是九孔第一次拍电影,内心激动的他早早来到片场,结果迎来了导演“整活儿”。

为了达到“怎么被虐观众都不同情”的效果,宁浩在塑造李法拉这一人物时重点落在“滑稽”上,于是九孔糊里糊涂被剃了个“日本河童头”,成了“地中海”。

造型“大功告成”,宁浩又琢磨在桥段设计上“抖包袱”。他和主创黄渤、戎祥、王迅等人集思广益,怎么让这个角色搞笑出彩儿。

这时主演黄渤提议,既然李法拉是反派,那想制造笑点,主角团“花式吊打”他就好了。就这样,从进组到杀青,整整四个月,九孔都在各种“被虐”。

黄渤打完“考研二人组”打,老婆打完街头混混打。没有替身没有借位,九孔就这么挨着各路人马痛殴,电影上映后九孔回忆:“打我像打狗一样!”

频繁的打戏让九孔受了不少皮肉之苦,挂彩、流血都是家常便饭。有次由于场务的疏忽,九孔的头意外撞到了箱子上,他直接被抬上了救护车。

被打戏很多的还有主演黄渤,电影拍摄过程中,他曾在雨中挨了整整一天的揍。将心比心,黄渤在拍和九孔的对手戏时,下手比较留有余地。

九孔看出了黄渤的顾虑,主动要求重重地打,“不狠打出不了戏”。九孔的敬业精神让黄渤大为感动,于是他放下心理包袱,全力猛击,这才成就了经典。

拍摄“单车追打”名场面时,黄渤手持橡胶鞋直冲九孔秃脑门一下又一下实打实地砸,戏拍完后九孔的脑袋肿了将近三分之一。

九孔在《疯狂的赛车》剧组受的罪不仅仅是没完没了挨打。拍摄“考研二人组”报复李法拉的重头戏前,宁浩连夜召集主创想“虐”九孔的点子。

吊天花板、烤电暖气、狗咬脚心、灌消毒水等方案陆续被否决,宁浩把黄渤提出的“吞苍蝇”方案更改了一下,确定了最终版本:吃蟑螂。

当时剧组已经拍了很多场九孔的挨打戏,宁浩出于不忍心理,决定使用道具蟑螂。但九孔觉得道具效果不够真实,主动提出换成实物蟑螂。

道具组随即去片场周边地区的村落采购活蟑螂。村民们第一次听到这种奇闻,又见道具小哥出手阔绰,当场狮子大开口,要价一元一只。

“高价菜肴”的食用体验可不怎么好。大量蟑螂先是在九孔身上乱爬,然后钻到喉咙里。不光味道恶心,蟑螂腿还在九孔咽喉部位挠来挠去,特别吓人。

导演为精益求精,将这场戏重拍了很多遍,九孔活活把蟑螂吃涨了价,变成了五元一只。拍摄结束后,剧组全员三天不跟九孔说话,因为他张口就是蟑螂味儿。

终于熬到了杀青的那天,九孔拿到片酬后算了一笔账:由于常驻的综艺节目不能请假,所以他只能每天凌晨三点半坐飞机,从台湾到福建片场来回奔波。扣掉四个月的机票钱和庆功宴的请客费用,他还亏了一千多元新台币。

不过九孔一点儿都不后悔,这部电影带来的助力远非片酬可以衡量。

《疯狂的赛车》口碑票房双丰收,九孔凭借“李法拉”知名度大增,连传奇影后张曼玉乘电梯时遇到九孔都会认出他,只是错把名字叫成了“九龙”。

通过九孔入木三分地诠释,奸商李法拉的形象深入人心,为宁浩的电影增色不少。同样,宁浩也成就了九孔,他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期。

3.通天大道宽又阔

《疯狂的赛车》让九孔彻底打开了内地市场,随后几年,他参演几十部电影,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搞笑角色奠定了九孔“金牌丑角”的地位。

《西虹市首富》中的遗产经纪人是他,《无名之辈》中的王顺才是他,《猛虫过江》中的“大哥大”也是他。不同的角色,一样的嬉笑怒骂,一样“不被观众同情”。

把角色塑造得完全不被同情其实不是一件易事,为此九孔下了很大功夫。夸张的面部表情,猥琐的肢体语言,九孔通过表演隐藏了“自我”,成功让观众恨得牙痒痒。

九孔出演的角色反派居多,而“反杀恶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情。久而久之,“打九孔”成了内地喜剧电影经久不衰的笑点。

虽然九孔是非科班出身的“野路子”,但他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愿意硬玩儿“尬”的为打而打,而是将台式喜剧的精髓融入表演当中。

九孔拍过的挨打戏虽多,但绝不雷同,除了搞笑噱头,也有内在的剧情逻辑和表演层次。按他自己的总结,这是种“神经质喜剧”的表演方式。

“人人都知道哈姆雷特,我偏要歪成傻姆雷特,塑造一个非常无厘头的人物形象。谁说哈姆雷特就非得是王子?意外才能带来笑点,这就是颠覆带来的幽默效果。”

不同于观众的刻板印象,九孔本人个性和大银幕上呈现的经典角色反差极大。他私下里是个特别儒雅的人,酷爱读书念诗,喜欢收藏古玩字画,尤其钟情书法。

看到九孔在书案上挥毫泼墨,恐怕没人能把他和卖假药的猥琐奸商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他曾驾驶飞机驰骋于广阔蓝天。

很多人问过他,你现在多多少少算个“腕儿”了,手上不少本子,有想过挑选一些和本人气质契合、“有深度”的角色来演吗?

九孔的回应十分坦然:“我不会对角色挑挑拣拣,同样不会抉择这个工作可以做,那个工作不能做。喜剧并不浅薄,丑角也有其独到的深度。”

正如他年轻时想当飞行员而不得,一个演员的戏路,要看个人的天赋所在,也要看机遇。九孔正是明白了这点,所以安心在喜剧领域耕耘。

虽然对正剧充满向往,但九孔不会妄自菲薄。喜剧表演难度极高,需要放下身段,摆正位置,将“服务观众”刻在脑子里。能在喜剧领域做出成绩,九孔非常自豪。

想要成就一部影视作品,主角固然是重中之重,但配角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九孔认为,他的强项除了浓烈的个人风格,还有“稳固”。

电影《西虹市首富》的重头戏无疑是男女主放烟花,但要是没有九孔的稳定输出,持续制造笑点,浪漫的爱情戏就会显得有些“悬浮”。

当铁丝把九孔的脸勒成“五花肉”时,电影院爆发阵阵大笑,观众直观感受到了诙谐和“接地气”,对影片构筑的世界产生了信念感。这就是九孔的“稳”。

结语:

也许九孔很难出演大制作的主角,但他是一部作品的意外之喜,是导演们的“秘密武器”。他的戏份十有八九是亮点,他的表演经常成为全片高光。

对于九孔这样的演员,有人说他们是“老戏骨”,称赞他们的精湛演技和兢兢业业;有人则不以为然,轻蔑地说他们“没有主角命”、“可有可无”。

而笔者更愿意援引官媒的评价,称他们为“绿叶哲学家”。

不是所有演员都能成为万众瞩目的“鲜花”,可“绿叶”也有其蓬勃的魅力。

九孔这样的“金牌绿叶”,值得观众珍惜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