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明星 独家对话《风吹半夏》导演毛溦:赵丽颖的内劲儿,强!

独家对话《风吹半夏》导演毛溦:赵丽颖的内劲儿,强!

“完美契合整体时代感,以及时代发展中那股人心向上的感觉。”“时代感匹配度满分,值得反复多刷的一部好剧。”“电影级的品质,年代感扑面而来,很容易被代入其中。”江苏卫视《风吹半夏》播出之后,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阵阵90年代的怀旧热潮。而这,也恰恰是导演毛溦最希望听到的评价。采访中,他表示:可能因为在这方面下得功夫最多,所以如果观众看了之后,能真切感受到90年代的细节和生活气息,我觉得就是最好的反馈了。聚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感情线让角色更生动“特别有劲儿”,这是导演毛溦在读完《风吹半夏》原著小说和故事大纲时最大的感受。毛溦出生于1978年,剧中所呈现的90年代正好是他的青少年时期,站在旁观者视角,他对剧中人和事也有着更多的共鸣。“那个年代的人的精神面貌,是给我们感触最大的。《风吹半夏》将镜头对准这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展现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毛溦表示,《风吹半夏》无论是在人物设定,还是故事情节上,都试图对90年代的社会面貌进行一个全景式的呈现,并通过影视化改编,让角色更“立”得住,让剧情发展更合情合理。在毛溦看来,《风吹半夏》不仅是一部女性励志题材的时代闯剧,更通过朴实的镜头语言聚焦人物内心的成长。以许半夏为例,其专心搞事业的状态固然很“燃”,但她与友情、爱情、亲情的牵绊才更打动人心。剧中,许半夏与童骁骑、陈宇宙的情比金坚“钢三角”,与赵垒的一路扶持“红颜知己”,与父亲许友仁的“相爱相杀”……都让人看到了她刚毅外表下柔软的另一面。“她每一方面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所有的这些交织在一起,帮助了许半夏的成长,也最终成就了她的奋斗人生。” 毛溦解读道。赵丽颖与许半夏完美贴合“四梁八柱”塑造鲜活群像《风吹半夏》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的精准演绎。谈起当初选角的经过,毛溦坦言,“赵丽颖其实经历过一些质疑的声音”。他表示,在原著小说中,许半夏身材较胖,这也是陈宇宙一直喊她“胖子”的原因。单从外形来看,赵丽颖显得过于瘦小,可能会让原著粉产生一种“偏离感”。但主创团队之所以坚持选择赵丽颖,一方面正是因为外形上的反差,“这种戏剧张力其实是最直观的,能让观众看到‘小女人’做大事的一个状态。”另一方面,毛溦也强调,赵丽颖虽然外表看起来柔弱,但本身性格上“内劲儿很强”,和许半夏这个人物非常贴合。毛溦说道:“我们在跟赵丽颖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把她身上这些固有的特点和许半夏结合,然后放大,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采访中,毛溦也对两位男主角欧豪、李光洁大加赞赏。“欧豪出场的时候是个‘金毛狮王’,其实是脱离了他本身的帅气形象的。但他为了角色,可以接受任何造型塑造,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毛溦点赞道:“李光洁老师则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演员,剧中很多场戏都是他在片场亲自设计的,好的演员是可以给角色和剧集带来加成的。”除了赵丽颖、欧豪和李光洁,《风吹半夏》还囊括了刘威、柯蓝、任重、冯嘉怡、王劲松等一众实力派,他们共同构成了这部剧的“四梁八柱”。“因为他们相对年长,拍摄的时候常常跟年轻演员分享他们的往事经历,不仅将自己的角色塑造得非常鲜活生动,也帮助其他演员完成了人物状态、心理活动的建设。”毛溦表示。全戏场景超400个道具其实是“古董”藏品《风吹半夏》中,既有90年代的服装造型、街景、室内装潢,也有钢铁厂、炼钢炉等专业化场景,置景量可谓巨大。据毛溦透露,全剧大大小小的场景共有400多个,且没有特别明显的主场景,这给主创团队带来了很高的挑战。我们的故事从1991年开始,到2002结束。这段时间看似与我们有点距离,其实又不是很遥远,我们每个人对那个年代都会有一些模糊的记忆。所以怎么去还原、去找到最多观众能认可的“那个年代”并具象表达出来,这是最难的地方。为此,主创团队想了很多办法。以许半夏的服装为例,剧组为她准备了350套服装,最终选用了180套,每一套都与时代风格和角色身份匹配度极高。据毛溦透露,这些服装其实都是剧方找收藏家收来的“古董”级单品,“如果只是根据图片做,很难做出来,而且质感也很不一样。所以为了做到真正的还原,我们辗转找到了很多国内外收藏家,从他们手里收来的。”除了服装造型,主创团队对细节的严苛,还体现在对钢铁行业相关知识的“恶补”上。剧集开拍之前,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钢厂做采访调研,了解钢铁行业生态,熟悉炼钢的流程和制作过程。拍摄过程中,又邀请到钢铁行业专家把关剧本和台词,防止出现低级错误。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宁波、沈阳两地钢铁厂进行实地取景,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素材和画面。用导演毛溦的话说,主创团队每个人都是在边看边学,边学边拍,只为了能最终呈现出一部镌刻着时代烙印的精品佳作。每晚19:30, 江苏卫视简醇0蔗糖酸奶幸福剧场《风吹半夏》,从一群人的十年缩影,看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 星标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