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娱乐 把目光从陈晓身上移一移,这剧5个女演员一出场,就抓住了我眼球

把目光从陈晓身上移一移,这剧5个女演员一出场,就抓住了我眼球

电视剧《人生之路》,最近简直火到没边。

《新闻联播》提前预热,央视一套黄金强档播出,连拿五个收视第一;

社交媒体热度爆表,频上热搜,朋友圈也全是它的消息。

从种种迹象来看,《人生之路》的火,大有再现年代剧辉煌的潜质。

剧中主演陈晓的突破,让人眼前一亮。

陈晓,向来以“美男子”角色出名。

可这次,他却颠覆自己以往的形象,出演了从农村走出来,并最终改变自己命运的高加林。

一登场就皮肤黝黑,常年穿着麻布衣服,做事情大开大合,像极了陕北的农村娃

而在角色内在的表达上,你不仅能看到农村青年的处事习惯和局限,也能看到热血青年的激情和抱负。

陈晓将这一复杂的角色,诠释得生动、立体。

怪不得导演阎建钢直言:陈晓,就是高加林。

不过,这部剧的亮点,远不止一个高加林。

刷完20集后,皮哥发现,剧中还有5个女性角色,让人念念不忘,也引起了观众的热烈讨论。

这5个带有不同特质的女性角色,从不同角度,再现了那个年代最真实的一面。

让这部剧的栩栩如生,又提升了一个层级。

皮哥始终觉得,李沁饰演的刘巧珍,是《人生之路》中一个金子般的女性角色。

刘巧珍身上,既有农村女孩的单纯和坚强,又兼具新时代女性的勇敢和坦荡。

她性格如铁,对生活的态度,却又永远积极向上。

读懂了刘巧珍,或许就能读懂那个时代大多数优秀女性共通的特质。

其实,刘巧珍身上是有些悲剧色彩的

她的悲剧,不像高加林那样被造化捉弄,而是拼尽自己的全力却爱而不得。

因家中孩子多,刘巧珍自愿放弃了读书的机会。

她将宝贵的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留给了妹妹刘巧玲。

自己则开着拖拉机干起了农活,成了父亲的得力帮手。

在命运选择上,无私的刘巧珍,主动选择了成为农民,以后嫁人生子,一辈子待在山沟沟。

在爱情抉择上,勇敢的刘巧珍丝毫不怕表达自己的爱意。

她的爱是明显的,热烈的,富有激情的。

她几乎把“我爱高加林”写在了自己脸上,自家的拖拉机几乎成了“高加林专用”

高加林高考落榜的时候,是她默默陪伴;

高加林失去教师资格的时候,是她苦心安慰;

每次高加林有意无意表达自己对她的喜爱,她都会对着黄河水,对着西北的高山大声喊出来。

有观众说,刘巧珍这是“倒贴”,更有人说她是“爱情的舔狗”

但皮哥不这么认为。

如果一个年轻人,开始在对待第一份感情的时候权衡利弊,畏首畏尾,不看当下,只看物质。

那只能说明她被社会和世俗浸染太深。

而一心想着高加林的刘巧珍,恰恰就拥有对待爱情的那份极致的单纯。

这种单纯短期来看,或许会给她的命运带来不确定性。

但拉长到整个人生来看,却是刘巧珍生命中最可贵的经验和回忆。

没有高加林,她不会结识自己的一生所爱马栓。

没有高加林,她也始终无法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刘巧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她聪明上进,面对任何不公,她从来没有怨天尤人。

她身上有很多当代年轻人缺乏的行动力,她永远不会陷入无尽的内耗和自卑中,反而一直向上,从不虚度岁月。

有了高加林,她拿得起,没了高加林,她也放得下。

那段在山巅“放飞”高加林送自己红丝巾的画面,是今年所有国剧中,最让皮哥印象深刻的镜头之一。

决绝果断,又不乏浪漫。

绿色的群山之间,这一抹红仿佛是刘巧珍的妥协。

但换一种角度,这又何尝不是她对自己枷锁的摒弃。

这也为刘巧珍在后面遭受女儿疾病,与马栓共赴上海为女儿治病的情节,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刘巧珍是《人生之路》中,为黄土地写下最美的诗篇,也是北方优秀女性的典型代表。

因为有刘巧珍,《人生之路》成了一半。

《人生之路》的出彩,在于它的群像。

而这种群像戏,落在实处,是每一个看似一晃而过的角色,细细品来却都余味悠长

剧中让皮哥最为震撼的女性角色,非华小娟莫属。

华小娟是高加林在村小当民办教师时候的同事,是三位老师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老师。

因为丈夫外出务工的缘故,她独自带娃,平时不仅要操持家庭,还要兼顾村小的教学,十分辛苦。

即便这样,华小娟也很少有怨言,她尽心尽力地干着属于自己的工作。

剧中有一幕,让皮哥动容。

产后的华小娟身子虚弱,但依旧坚持背着孩子,来到小学上课。

因为不小心闪了腰,她不得不在黑板前的房梁上挂了一根绳子,拽着绳子缓解腰痛,再忍痛为孩子们教授九九乘法表。

这个镜头或许只是一带而过,但反映的,是当时大多数民办教师的苦,尤其是单亲母亲兼职教师生活的难。

华小娟虽然没有高加林的学识和周心初的资历,但她是这个小学中最伟大的老师之一

虽然最后选择去深圳和丈夫一起发展,但她做出的贡献,值得被马店小学所有的孩子铭记。

比起刘巧珍,香香的悲剧色彩要更强一些。

但皮哥不认为香香是个“反面教材”

恰恰相反,她的意识觉醒,是80年代所有女性都应该学习的。

香香是村子的普通姑娘,因为从小被父亲抛弃,她和母亲过着艰辛的生活。

可香香仍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期待,她默默喜欢着对面为她唱歌的男生喜喜

刘巧珍看到了香香的心思。

在刘巧珍的帮助下,香香和喜喜私奔,去了西安生活。

但香香没想到,在难民调查的时候,喜喜独自逃跑,独留她一人被送回了村子。

虽然不到20岁,但在当时的民间环境下,香香被认为是“不干净”的。

之后她被迫嫁给了一个残疾人

没有彩礼,没有婚礼,甚至没有像样的衣服。

一行三人,香香就这样被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当她掀开盖头的时候,皮哥原以为她会哭泣。

但香香眼神决绝,好像在跟命运宣战。

后来,香香丈夫去世,她被公婆赶出了家门,带着孩子消失在了漫天尘土中。

香香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

但造成香香命运的最大原因,并非她自己的选择。

而是不负责任的男人,封建落后的观念,以及毫无人性的公婆

作为整部剧的一条支线,这段故事却批判性极强,给观众强大的冲击力。

时代在进步。

香香所经历的种种不幸,如今看,有的已经成了历史尘土,有的还在人世游荡。

这也是香香这个角色,能给人良久回味的原因。

《人生之路》中,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高加林的母亲名叫高杨氏

因为这个名字只出现了一次。

但在整部剧前期,高杨氏却代表了女性母亲身份中,最温柔如水的特质。

有观众说,高杨氏对高加林的宽容,近乎是一种“溺爱”。

因为她总是无条件站在儿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总是支持儿子的决定,总是给儿子最好的,但苦了自己。

可回头想想,我们谁的母亲不是这样呢?

能理解孩子的情绪,本身就是母亲最值得被人称道的优点。

比起当下鸡娃泛滥的虎妈,80年代的高杨氏,在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和情绪支持方面,却做得像个完美的老师。

高加林参加预考和高考,高杨氏毫不犹豫杀了自家的下蛋母鸡,做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给高加林补身子。

儿子落榜后陷入自我怀疑,难受到无法出门,为了不打扰他休息,高杨氏抱着竹竿坐在门外。

只要树上的虫子和鸟开始叫,她就上去捅,生怕打扰了儿子休息。

这种最朴素的爱,真的很久没有在国剧中见到了。

儿子的一句“想吃核桃饼”,她一大早就拿着竹竿去山上打野核桃,结果不慎摔伤。

虽然这个伤改变了高加林复读的想法,但对高杨氏来说,这伤,也是因为对儿子极致的爱。

我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母爱,本身就像水一样包容万物,但从不张扬

母爱总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总是浸润万物,默默无闻却又润物无声。

高杨氏这个角色,让我们看到,无论在哪个年代,母爱的真谛似乎从未改变过。

因为她的质朴,才有了高加林的优秀

也因为她的爱,《人生之路》里的“人生”二字,才有了更广阔的意义。

何赛飞饰演曲金娣,也就是剧中陈秀礼的母亲,是个很特别的女性角色。

这个来自上海的“恶丈母娘”,自然也被观众拿来和之前的两个女性角色做对比。

在这种对比下,我们也能看到那时与当代的丈母娘们,择婿观念碰撞的思考。

第一个被对比的,是香香。

曲金娣出生在上海的富庶人家,最终却嫁给了一个穷小子。

自认人生不顺,她的嫁人,其实也是坚持违背了父母的选择。

这一点和香香如出一辙。

两人都扭着父母成婚,只不过曲金娣的结局,比出身农村的香香更好,因为有家境替她兜底。

正因为自己有同样的经历,所以面对女儿杨秀礼和穷小子高双星的爱情,曲金娣是坚决反对的。

她害怕的,是高双星喜欢杨秀礼,并非出于爱情;

她担心的,是女儿走了自己的老路。

第二个被对比的,是高杨氏。

曲金娣对女儿的爱,和高杨氏对儿子的爱,其实是如出一辙的。

两人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下一代的关心。

无论站在剧中人的角度,还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曲金娣虽然阴阳怪气看起来很不讨好,但她的观点,却是正确的。

从古至今,婚姻最讲究“门当户对”,选一个对的人,非常重要。

刘巧珍和高加林的分手,就是《人生之路》,对于婚姻呈现的反面例子。

他们一个是农村整天干活的农民,一个是梦想在大上海的知识分子,两人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追求,注定走不到一起。

香香的婚姻悲剧,也有一样的味道。

所以曲金娣反对来自陕北的高双星“高攀”自家女儿,可以理解。

因为婚姻终归,不是简单的恋爱。

时间的演变下,婚姻会变成柴米油盐,会变成无尽的磨合与鸡毛蒜皮。

不是靠最开始炽热的情感可以支撑的。

而过来人曲金娣,对这一点显然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即便放在今天,“丈母娘们”所要考虑的条件,依旧和40年前如出一辙。

她们大多数人思考的,无非是给女儿一个好的未来和生活。

因为理想比不过物质,不是所有男人都是潜力股,都能一往情深。

香香在与喜喜私奔之前,就被妈妈警告过:这个男人除了唱酸曲,甚也不会,不是个好男人。

有时候,辨别女儿的恋爱对象是“高加林”还是“喜喜”,丈母娘的眼光,或许更靠谱。

综上,这五个女性角色,是《人生之路》播到20集,最为亮眼,也最有现实意义的表达。

虽然《人生之路》的大多数镜头,被男性占据着。

但这些女性,依旧让我们窥探到,80年代人们的群像,从而看到那个时代饱满的侧面。

特点鲜明的角色,是《人生之路》的杀手锏,悉数在线的群像,是《人生之路》质量的底色。

这也是决定很多观众,继续追这部剧,静静等待它完结的原因。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