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娱乐 他用4步拆穿出轨男,热搜爆了!

他用4步拆穿出轨男,热搜爆了!

转载来源:十点视频(ID:sdvideos

最近由檀健次主演的电视剧《你安全吗》,一经播出便冲上了微博热搜。

作为近些年极少数、以网络安全为题材的作品,《你安全吗》几乎每一集,都能让网友刷新对网络的认知。

利用一条网络信息,分分钟实现20万现金的转账诈骗;

一部手机在手,仅用3秒就黑掉整个网吧近百台电脑;

甚至婚内出轨,利用大数据“捉奸”,只需要4步:

能让欺骗他人感情的人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然是大快人心的情节,不过回到现实中,却不由让人细思极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全国网民已达10.51亿,每天使用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平均时间超过3小时。

当信息技术不断渗透我们的生活,捕捉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越来越难分辨,究竟是数据为我们所用,还是我们被数据所塑造。

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大数据

你是否有隐约注意到:

朋友和你吃午饭时提到的新款鞋子,等你晚上打开购物app时,搜索框机会自动出现相关引导词;

朋友圈点赞的商品,也会屡屡出现在你购物软件的推荐榜;

各种推广视频,似乎总能想你所想,恰到好处地被推送到你的手机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通信设备比我们任何一位亲友,都要了解我们,即使了解的信息并不准确,它们也有办法让你为之买单。

携程研发部高级经理周源,曾在《手把手教你用大数据打造用户画像》中提到:

当资本拥有海量数据时,个人的消费观念便是一件可以被随意摆弄的东西。

目前大部分的消费平台,不仅能够采集自家网站及APP的用户习惯,还能抓取用户在微博、知乎、B站等热门站点上的操作信息。

性别、年龄、购买记录、浏览偏好等一些连我们自己不曾在意的维度,在大数据的运算下,以秒为单位将我们按照消费能力划分为三六九等。

网友@李欣然曾在豆瓣上分享,明明是同一家酒店的相同房型,自己手机上显示的价格,相较丈夫手机上的价格,整整高出120元。

当她使用婆婆的信息,注册一个新账户,则房间价格甚至比丈夫手机上的显示价格还要低。

后来她发现,基于过往订购酒店的记录,自己已被平台定义为“非常大方”的客户群体,于是算法机制便自动给她生成一个更高的价格。

同样,当她需要购买某件产品,除非是特意搜索,否则平台只会显示高端品类。

除了类似对于消费等级的划分,用户心理也开始被精准拿捏:

利用攀比心理,推送定价比你日常平均消费稍高一些的商品,让你觉得“我稍稍努力一下就不比身边人差”;

或者利用从众心理,用不断增加的“在用人数”,消除你和某件商品的距离。

曾几何时,在超市购物如同一次探索,每次发现上新的产品,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小惊喜。

如今我们被无数细线牵着,走向虚拟的收银台,完成被期望的一系列操作。

我们购买的物品,不由我们需要什么来定义,而由大数据推送来定义。

“我月薪两万,不配相亲。”

前段时间,B站上一位up主,做了一段街边采访:你认为拥有怎样的收入水平,才能成为合格的另一半。

有人说:月薪两万以上。

有人说:年薪30万,否则很难有体面的生活。

有人直接表示,至少要在30岁之前,有100万存款。

事实又是如何?

2020年底,国新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18—44周岁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

假定排查样本遵循正态分布,那么超过170厘米的男生,只占男性总量的50%。

同时根据薪酬网的统计,去年全国税前平均工资为6848元,而月薪过万的为10%.

如果月薪过万的群体中,男性和女性的占比持平,那么符合身高超过170厘米、月收过万的男性,在全国范围内只占到2.5%。

在全网充斥“男生身高不足170便是二级残废”论调的当下,真正月薪过万且能堪堪保证不“残废”的男性,其实已是“百里挑两个半”的程度。

打开相亲网站,占据首页的不是挎着名牌包包的精致名媛,就是身高一米八五还带着清晰腹肌的职场精英。

各式甜宠偶像剧充斥观影清单,在高档写字楼、豪车副驾驶、烛光晚餐等场景中,堆砌完美恋爱的工业糖精。

难怪有人感慨:“我,月薪两万,不配活在相亲局里。”

最近两年,打开某社交网站搜索“爹系男友”,会出现数不清的恋爱帖子,只要你搜索过或者无意间点进去过,平台就会给你推送越来越多类似的恋爱帖。

“爹系男友”,顾名思义指的是像父亲宠爱女儿一样,用“父女模式”谈恋爱,男友会对你的衣食住行全部包办,每天消息电话不断。

现实生活中,这种“父女模式”的恋爱其实非常少见,作为一名已经有清醒独立意识的成年人,这种恋爱概念对女性来说,无异于一种“精神阉割”。

更何况,前期的所谓“爹系”和“占有欲”,很难说到最后不会变成“大男子主义”和“专制”。

有人说:“这个时代的爱情观都是短视频塑造的。”

人们沉迷于观看别人的虚假爱情和婚姻,对待自己的情感越来越难以保持平常心——

克制不住的羡慕、每日递增的不满、难以抑制的焦虑和厌倦。

普通人的爱情和婚姻,往往没有那么多的概念和标准,再聪明的人也免不了为相处头疼,再努力的人也要为琐事烦愁。

不要在各种滤镜的网络照片中找真爱,更不要听着网络上的口号来评判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听多少大道理和新型概念,都不如自己用心去感受和衡量。

除了推荐榜单,

我们还能爱好什么

最近两个月,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飞盘刷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某社交APP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相较去年增长了6倍,而相关词条下的笔记更是多达6万余条。

知乎上针对这个井喷式的飞盘热潮,有个关注度很高的话问题:飞盘怎么就突然火起来了。

一个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我也不知道把飞盘丢来丢去有什么好玩,但看到网上的人、身边的人都在玩,我也就跟着玩了起来。

相比20年前,我们在兴趣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但从一种爱好中得到持久的快乐,却变成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

我们可以同时对很多事物充满兴趣,但很少对其中任何一样,抱有持续的、发自内心的喜欢:

游历每一处网红打卡地,逛过之后感慨“观景不如听景”;

按照点赞数据来列自己的书单,每本书看不到几页便昏昏欲睡;

去看网站推荐的“神作”,也是两倍速拉满,仿佛在完成一个观影任务。

在争分夺秒的时代里,我们在兴趣爱好的选择上,容不得半点试错的成本,任凭数据算法的驱遣,选择看上去最“适合”自己的消遣。

飞盘、露营、野餐......大数据下的“网红爱好”,不再是单纯的爱好,而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网格。

作家毕淑敏曾说:

“我每天至少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关掉身边的任何通讯设备。

我认为只有在自己不再被太多外界的信息所裹挟,我要做的,才是我真正想做的;我感兴趣的,才是我真正热爱的。”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其实是独属于Ta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是否还能保证长时间的专注,是否有耐心从头到尾的看完一部电影和一本书,是否对社会热点事件有独立思考和不同解读,是否能够不被影响地坚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当所有人用同样的表情包聊天,刷相似的短视频消遣,用大同小异的热搜、热剧、热门来填充闲暇的时光,我们不断消解着直接感受世界中的自我,过着一种二手人生。

必吃榜、必看榜、必玩榜定义不了快乐,盲目打卡和晒照只会增加攀比焦虑,超前消费不会更爽,只会增加经济负担。

当你做着一件其他人看来没有太大意义,也不被大数据认可的事,自己却乐在其中时,恭喜你,在这个放眼望去满是相似与雷同的世界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快乐。

疫情三年,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网络。

而也在同一时期,豆瓣上兴起一个“互联网逃脱小组”,吸引了数十万年轻网友。

他们相互记录,每天把手机锁进抽屉里的时间;或者相互约定,每天看多少时间的纸质书籍。

他们努力让自己生活变得不那么便捷,只是为了重寻那段,不被网络和大数据裹挟的时光。

《圆桌派》里有这么一句话:

“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即使获取再多信息,也只是用来强化已有的认知,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这种人在信息时代,不会变得更有见识,反而变得更加狭隘。”

我们在数据和算法推动的世界里,获得了前所未有便利的生活,却也更容易过上复制黏贴的人生。

靠着平台推荐去消费,靠着AI配对去恋爱,靠着热榜打卡去娱乐,我们不需要费劲去思考,仿佛被塞入一个信息的茧房,温暖而封闭。

但正如笛卡尔曾说:“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们自己思想的存在,我思故我在。”

大数据编织的世界无论多么美好,走到最后你我也只是屏幕前点赞的人。

思考自己想要的活法,并照此去生活。

你的生活和你的幸福,不在大数据推送的帖子和短视频中,而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