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娱乐 「大粉爬墙」,为什么比跳槽还难?

「大粉爬墙」,为什么比跳槽还难?

作者|颜晞

全能的大粉,与不自由的追星。

爬墙,是一个饭圈入门级的黑话,意思是自己有一个喜欢的明星时,突然被另一个明星吸引。

对于普通人来说,「爬墙」或许是一种乐趣。

但对于大粉来说,「爬墙」可能是一场会引起「粉圈地震」的腥风血雨。

因为「大粉爬墙」莫名其妙成了对家,上了热搜的明星粉圈,已经不止一对两对了。不禁让人感慨,「大粉爬墙」,堪比离职跳槽,情侣分手。

那么,是什么导致「大粉爬墙」这么难呢?

在饭圈,不仅爬墙堪比跳槽,升级也像升职一样复杂。

如果粉圈也有段位,那么从路人状态的「倔强青铜」到呼风唤雨的「最强王者」,是一条漫漫晋升路。

假设你被一位明星的作品吸引,想要从「路人」变成「粉丝」,超话等级和微博发文就是你的「新手教程」,是你进入游戏的「投名状」。

王鹤棣微博粉丝群入会要求

接下来,你可以选择成为「人民币」玩家或者「技术流」玩家。前者需要氪金支持明星的应援活动、专辑、杂志、代言,后者要求粉丝化身「数据工」,反黑、控评、打榜样样精通。

当然,如果要快速登顶大粉行列,需要「氪金」「氪肾」相互配合。

而要成为有号召力的大粉,关键在于还要「会护主」和「会安利」。

「会护主」的粉丝相当于游戏里的「奶妈」「奶爸」,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每日反黑打卡和做数据,还要在明星陷入风波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拿出有力的证据。

例如通过《偶像练习生》出道的小鬼王琳凯,他的作品《shining in the dark》被博主质疑与动漫《寄生兽》的OP《let me hear》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面对质疑,有音乐基础的大粉「嗑一口吧」通过扒谱来解释两首歌曲旋律上的不同,并且引导其他粉丝控制情绪,不要吵架。她的扒谱也被粉圈的官方号引用,作为有力的证据,制成了更详尽的澄清说明。

「会安利」的粉丝是承担「输出」的打野,他们需要身兼各项本领,PS、PR、AI、活动策划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大粉的日常更新早已不局限于搬运偶像的物料,而发展为做海报、剪视频、画手绘等形式,并且越来越「卷」,不仅更新速度快,精美程度甚至超越了许多官方物料。

同时,光有「为爱发电」的热情还远远不够,氪金也是不能少的。想要独一无二的素材,想要得到自家偶像实时的动态,大粉就要去接机,去拍路透,去跟综艺,去买见面会或者演唱会最前排的内场票。先不提动辄大几千块钱的门票,日常出行住宿和拍摄装备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更别提选秀时期为idol打投时的支出。

前段时间,乐华NEXT成员丁泽仁被爆私生活混乱,大粉「Mirror1119·丁泽仁」站出来爆料自己4年以来丁泽仁的各项活动从未缺席,为他花费300万,其中为他购置高奢服饰的费用就高达60万。

这样「真金白银」的追星,已经超出了很多普通人的想象,但是这还仅仅是大粉升级路上的「冰山一角」。然而,就像很多游戏一样,等级越高,上升的难度也会增加,大粉想要继续「升级」,还需要经受更大的考验。

经历「九九八十一道考验」,不断升级之后,大粉会受到许多透明粉和散粉的关注,也意味着他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也会被时时关注。

大粉很多时候就像民选的意见领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扩大某件事情的影响,带领小粉丝和散粉完成自己的计划。无论是作品宣发、活动曝光,还是代言宣传、数据打榜,都离不开大粉在背后推波助澜。

此时,粉丝就好像进入了一家「为爱发电」的偶像营业公司,在这个社群中,他们看到了大粉为自己偶像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自然而然的认可他们成为自己的「领导」,自愿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相信他们的判断。因此,大粉也收获了追随者和话语权,可以喊话明星经济公司和合作方,带领粉丝表达自己的诉求。

举个例子,赵丽颖和王一博在搭档拍摄《有翡》之后,被传出将在《野蛮》二搭的消息,遭到了赵丽颖粉丝的强烈反对。粉丝在大粉的带领下集体发声,统一更换头像表明态度,来达成「拒绝二搭」的集体诉求。这场声势浩大的粉丝请愿行动,让制作方在敲定最终的演员阵容时,不得不考虑粉丝群体的意见。

当时的豆瓣词条。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是,这件事情也成为两家粉丝之间争吵的导火索,将赵丽颖推上了风口浪尖,事情最后脱离了掌控,发展为一场舆论的混战。最终,有259万粉丝的「赵丽颖全球粉丝后援会」,拥有200万粉丝的赵丽颖超话粉丝大咖「胖颖飞刀」,拥有70.8万粉丝的「赵丽颖吧官博」等账号都遭到了封禁,成为「清朗行动」棒打的「出头鸟」。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场风波,侧面说明,在大粉强而有力的组织下,粉圈已经拥有了惊人的能量和爆发力。而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粉丝」对大粉无条件的信任。

面对一些「业内消息」「行业信息」,小粉丝没有获取的渠道,甚至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鉴别真伪,最终在饭圈这个小社群内,掉入了一种信息茧房,不自觉地被大粉带领着,甚至是牵着鼻子走。这种信息逆差导致只要大粉依然为偶像「发电」,粉丝们就会对他们有盲目崇拜的「滤镜」。

总而言之,当你一只脚踏入饭圈,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有无意识到,你都将遵守「大粉带小粉」的行为逻辑,成为这套垂直管理模式中的一小部分。大粉在辛勤的付出之后,也收获了在粉圈「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权力。

其实,大粉想要找下家,真的一点都不难。

今夏热播剧《苍兰诀》男主王鹤棣,实践了一把「人在前面火,流程在后面追」,也造成了散粉到处找大粉求带的「内娱盛况」。

而很多艺人公司招宣传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深谙粉丝经营模式的「饭圈姐妹」,有大粉的经历,无遗是简历上非常加分的一笔。

某公司招聘公告

但是,通常情况下,成为大粉意味着他们已经为偶像付出了许多时间和心血,如果不是经历严重的偶像塌房,大粉不会放弃自己苦心经营了很久的社交账号。那么,如果大粉喜欢上了另一个明星,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开通另一个账号来追星,也就是饭圈常说的「穿马甲」。

一旦被发现两个账号「皮下」是同一个人,往往就会引来双方粉丝的不满。

如今的娱乐圈,大粉的言论甚至于和艺人的形象挂钩,有时大粉脱粉还会冲上热搜,引起路人的怀疑,间接对明星的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刘诗诗的大粉曾因为她「佛系营业」,没有新的作品而脱粉,引发全网对刘诗诗长时间不进组的舆论。而如果大粉脱粉之后立刻投入另一个明星粉圈的怀抱,两家正主难免会被拉出来进行比较,引发舆论的混战。

其次,粉丝会质疑大粉利用职务之便搬运内容产出。

虽然,内娱的饭圈文化很多运行机制来源于韩国,「全网追星300人,往前十年是一家」调侃的就是现在许多大粉曾经都是混「韩圈」的粉丝,但是随着内娱「饭圈」的游戏规则越来越复杂,粉圈生产的内容的「标签」属性也越来越明显,大家的物料、文案、甚至应援形式都尽可能与众不同,新颖独特。前段时间,「吴露可逃」CP粉圈的某片文案被认为抄袭了另一对CP的文案,引起了双方掐架,甚至把「#赵抄不吴#」这样的词条刷上了热搜。而「大粉爬墙」,会被认为要带走之前的饭圈成果,也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再者,有些一线艺人的大粉,追星几年后,积攒的粉丝量与一些小艺人相当,他们自身就已经有了流量。当他们再为其他明星应援的时候,会被质疑拿着之前的流量积累为新的偶像谋福利。

例如杨幂粉圈著名的大粉「幂之青黛」,曾经是杨幂粉丝团的会长,组织过很多次的杨幂线下应援活动,在《创造101》热播的时候曾经为选手吴宣仪应援,引发了杨幂粉丝的不满。她本人也因为这个行为在微博道歉,并且卸任相关职务。

图片来自网络

最重要的是,粉圈的资金流动还是监管的「灰色地带」,即使很多为明星集资金额已经达到了百万级或千万级,但也很难有规范的财务体系去管理这么大金额的流入与流出,很多情况下,就是一些大粉进行把控。特别是选秀出身的idol,粉丝们都默认选秀播出期间,会有几位大粉拿着筹集到的资金集中打投,成为「拿钱办事」,受雇于粉丝群体的「职业粉丝」。

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大粉的道德风险极高,因为当大额数目的资金到手之后,怎么使用就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明白的事情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大粉的自觉。前有选秀明星的粉头被质疑花集资钱买海景房,后有后援会管理员挪用公款跑路被判刑,「不透明」的粉圈集资缺乏最基本的管理机制,很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然而无论爬墙的大粉是否有类似的行为,这背后都牵扯到了复杂的经济利益,让大粉跳槽变得难上加难。

图片来自网络

总而言之,大粉运营模式的背后,是「粉丝化」的逻辑,是自下而上的行动模式。但这种框架比较脆弱,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大粉作为连接明星和粉丝之间非常重要的一环,承担的工作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人对他们的理解。「大粉爬墙」之难,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因素。

如今,经营明星粉圈,已经无限接近于经营一家公司,而「大粉爬墙」要比「员工跳槽」难上许多,也侧面说明,饭圈还缺乏与之匹配的商业框架和管理模式,有很多监管不到的漏洞,才会因为个别人的去留给集体带来较高的风险。由此看来,规范饭圈,依然任重道远。